市区的家庭主妇、家庭主夫每天早上去菜场买菜,一度是上海独特的风景线。
这样的景象至少是廿五到三十年前的事情了。住在弄堂里的人家,每天早上就这么几件事情:倒痰盂罐、倒马桶,买菜、买早点。
那时候超市还没有盛行,大多数菜场都是马路菜场,譬如外滩附近有宁波路菜场、泥城桥附近的牛庄路菜场,也有室内的大型菜场,譬如北京菜场,北面有铁马路菜场、三角地菜场。那时候的菜场最热闹就是早上五六点钟到早高峰结束。
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,各家各户负责食品采购的大员就要起床出门了。一般都是拎一只竹头编的菜篮子,每次不会买太多,因为当时大多数人家都没有冰箱,所以买菜的量只是一到两天,多数都是非常新鲜的食材。
菜场里的区域分公家的和私人的,公家的占领固定的摊头,会卖些大鱼大肉,也有早期需要配给供应的禽蛋、豆制品,和各种素菜;私人的嘛,大多是近郊的农民拿了承包或自留地的时令菜出来卖,大多数只好摊在地上卖。每个菜场,一般还有一个固定的刮鱼鳞、划黄鳝的私人小摊,旁边呢,有一个卖葱姜的老太。夏天的时候,出入口会有买栀子花白兰花挂件的坐在那里。稍远一点,蹲着几个卖蛋女,她们一般是临近省份过来的,主要是分销,白天也会挎着装蛋的篮子走街串巷拿鸡蛋换粮票,哈哈,扯远了。当然,后来还有在菜场周边开的水产市场,大脚盆打着氧气放在马路边上,那些多是私人的,有插队回城的或者山上下来的,比较豁得出,是最早一批下海的。
因为各个菜场有不同的进货渠道,价格也不尽相同,所以,勤俭、做人家的,有时候会一天跑几个菜场,买不同的价廉物美的食材回家,还要适合家里一家老小每个人的口味。
买完菜,有的还要带早点心回去,家里一般只有隔夜饭烧烧泡饭,吃不饱的,所以还要加些大饼、油条、糍饭团,条件好一点的还会买些菜的肉的馒头回家。
再后来,经济发展了,小孩子都会带零用钱自己买早点,路边也渐渐有了各种袋装的牛奶豆奶,送一根小吸管一路走一路嘬……这样的景象从上世纪九十年起逐渐消失。